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2016中医执业资格考试答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2016中医执业资格考试答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医师承出师考试内容?
关于中医师承出师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
临床实践技能考试:包括中医四诊、针灸、推拿、拔罐、常见急症针灸技术应用等中医临床技术。
笔试: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及中医经典著作等相关知识;中药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基本知识;中医临床常用方剂的功效、主治、组方原则、配伍意义、临床应用等基础知识;临床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法、临床应用等基本知识;针灸科常见病证的辨证、治法、处方、操作等知识;中医内、外、妇、儿科常见病证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等知识。
具体考试内容可能会因地域和考试机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考生查看具体的考试大纲或咨询相关***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中医师承出师考试主要包含两大部分,即实践技能考试和综合笔试考试。
实践技能考试主要考察以下内容:
基本操作:如中医四诊、针灸、推拿、拔罐、常见急症针灸技术应用等中医临床技术。
临床答辩:包括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含中医经典有关内容)、中药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基本知识、中医临床常用方剂的功效、主治、组方原则、配伍意义、临床应用等基础知识,以及对指导老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掌握水平以及应用能力。
综合笔试考试则主要考察以下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及中医经典著作等相关知识;
中医师承制的起源?
中医师承是什么,相信很多对中医师承不了解的人都有这样的疑问,那么我们就来一起看看中医师承的由来。
“师承”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效法某人或某个流派并继承其传统,是一种师徒相传的系统。中医师承教育《黄帝内经》中以岐伯、黄帝师生问答为肇始,以师承家传为主要的形式,学者跟师临证、侍诊左右、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通过名师的点拨达到心领神会、掌握精髓的效果,将师傅的经验继承下去。因此中医师承是传统医学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是没有中医专业背景的人但却想系统学中医,并考取合法资格的途径。根据卫生部52号令和卫计委15号令,中医师承可以选择跟师3年或者5年。选择52号令报考中医师承的,通过中医师承出师考试之后,才算是中医入门。连续跟师3年后取得师承出师证《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实习一年,就可以考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选择15号令师承方式报考中医师承的,要跟师5年通过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获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后方可在省级行政区域内具有处方资格,并可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个人开办中医诊所。不过,报考中医师承的并非都是没有基础的,也有西医转中医,或者有一定中医基础但是没有能力独立行医的中医爱好者。
师承教育的肇始可以说是与中医的起源同步。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文献《黄帝内经》就是以黄帝向其“天师”岐伯等请教问答的记述,通过师生问难答疑把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及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演绎得淋漓尽致。
及至唐宋以降,名医的医疗经验及学术特色,依靠师承教育的形式,父传子受,师授徒承,代代相传。
不仅使先辈的学术得以继承,而且通过几代传人的努力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学术流派。
如河间学派中的刘完素、罗知悌、朱丹溪、戴思恭,易水学派中的张元素、李杲、王好古、罗天益等,形成了一个人才链条和人才群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2016中医执业资格考试答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2016中医执业资格考试答疑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