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简明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简明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宪宗都有哪些功绩?
大家好,这里是南岭说史,以下是我的答案:
明宪宗朱见深是明朝一个很有意思的皇帝,虽然如今的电视剧等文艺作品多把他的形象描绘为“昏君”之类的,但其实明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里,明朝仍然处于盛世。在位期间被称为成化新风,媲美仁宣之治。
据有关说法,在成化十五年,人口达到9,496,265户,71,850,132人,是明代的峰值。
关于他的功绩其实有很多,比如为于谦等忠臣***,抵御鞑靼,经略哈密收复河套又频繁的蠲赋省刑减少百姓压力等等。
我要说的只一件事,就是关于荆襄流民的安抚问题。
所谓流民简单的说就是背井离乡,流离失所,为生活所迫的逃难人。《明史:食货志》的定义“其人户避徭役者曰逃户。年饥或避兵他徙者曰流民。”
流民的问题并非只有明朝有,元朝的时候已经出现,甚至终元一世都未能解决。
元末战乱,出现了很多因战乱而逃难的流民,虽然明初数位皇帝都对流民***取了一定的招抚流民的措施和政策,如洪武年间“流民复业者各就丁力耕种”,永乐年间“振苏、松、常、杭州、嘉庆、湖流民复业者二十余万户”,“徙湖广、山东、山西流民于保安州,赐复三年”,明英宗年间“凡流民,英宗令勘籍,编甲互保,属在所里长管辖之。设抚民佐贰官。归本者,劳徕安辑,给牛、种、口粮。”等等。
正统以后特别是到成化年间,流民的数量和规模甚至多达百万。荆襄地区在明代是一个交通经济尚未开发的山区。《明实录》记载“荆襄地连河南、川、陕,延蔓数千里,山深地广,易为屯聚。”,《明史纪事本末》载“地界湖广、河南、陕西三省间,又多旷土。山谷阨塞,林箐蒙密,中有草木可***掘食”。于是这百万人的流民涌入这一地区,史书上把这些人称为“荆襄流民”。
明宪宗朱见深继位后,情况并不乐观,也是一堆烂摊子当时面临的局面如下
广西农民起义发到了两广,荆襄的流民***攻下了襄阳,各地纷纷爆发农民起义,与蒙古的作战也是战况不佳,曾经的女真族再次崛起,朝堂上的内斗不止,文臣武将都各自打自己的如意算盘。
针对以上情况,他连续做了一下几件大事:
首先为冤死的于谦***,任用受于谦案而牵连的官员,撤换了九名边关重将,任用当时保卫京师的将领,处死了勾结太监的锦衣卫指挥使门达,稳定了朝堂乱象,使庙堂局面逐渐恢复。
对外用兵,***用先南后北的方针,派遣十五万大军,平定两广叛乱,攻破城寨30座,斩首两万多,扫平荆襄叛乱,斩杀叛军三千多人,诛杀贼首,宁夏叛乱,他顶住了朝堂压力,充分放权于主帅项中,攻破了石头城。明成化三年,对东北用兵并击败了建州女真,成化十五年再次出兵女真,打的女真安静了一百年。
朱见深在位的二十三年间,对内铁腕吏治,残酷镇压流民叛乱,宽免赋税、减省
刑罚,使社会经济渐渐复苏使得国内发展良好,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对外不断发动战争,保证了边境的和平。对于此人历史上的评价不一说到明宪宗,大家想到的最多的就是宠信万贵妃、汪直;设立皇庄开启了明朝土地兼并;设立特务机关西厂、传奉官等等,基本上就没什么好的。人生唯一的作用就是生了一个好儿子:朱佑樘。(当然还有***业,每次看到背景为明朝中期的电视我都能想到他老人家)所谓的“主昏于上,臣奋于下”,错的都是他。
我对朱见深最佩服的却是在登基之初的所作所为。他登基的时候恰是明朝两个自然灾害多发期之一,中国自然灾害爆发的频率和烈度,照《罪惟录》的说法,是“无有酷于此二十三年者。”仅大规模的水旱蝗雹灾害,他在位时期时期就有52次,另外还有多次地震。年年都闹心。自然灾害意味着什么?一辈子被李自成折腾崩溃的明末崇祯帝肯定深有体会。
而比起那让崇祯皇帝气的抓狂,拼命杀官祭旗都震不住的明朝官场,朱见深身边的干部,更出名的集体歇菜。除了相互勾心斗角,就是卖力逢迎拍马。内乱也连着折腾了好多次,单一个荆襄流民起义,就连续闹了俩回。广西大藤峡叛乱,更一度震动全国。北方鞑靼侵扰的边患,也骤然升级到剧烈。他刚登基的时候,每天看奏折,都急的说不出话,只是一个劲对大臣叹气。怎么看,这都是要崩溃的节奏。
你就说怎么办吧,这要搁崇祯,大明早亡国了。可所有的内外危机,朱见深都靠着在准确的识人只能都平安度过。华中和西南一度闹翻天的暴乱,任用韩雍、项忠平叛,任用周洪谟开发湖,一劳永逸的解决了问题还多了个经济开发区。任用王越进攻北方的鞑靼,几次都痛击了鞑靼,还差点活捉了鞑靼可汗。同时,他还减免了大量的苛捐杂税,而且还多次从内帑拿出银子赈济灾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简明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简明仁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